找到相关内容3332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,其差别何在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以修证果位而论:小乘佛法修证终极果位是阿罗汉果,大乘佛法修证终极果位是佛。 大乘(梵语maha-yana)与小乘(梵语hinayana)所修持之法门,略有偏重之别,以小乘修持法门而言,著重自觉自利的一端,以苦(梵语duhkha)、空(梵语sunya)、无常(梵语anitya)、无我(梵语anatman)、五蕴、四圣谛(巴利语ariya-sacca)、十二因缘(梵语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334512243.html
  • 佛教中最简要的根本思想是什么?

    。如果一个人能修证到“一切都不执著”的境界,他当下便能悟道、证果,得到究竟涅槃。 佛陀是个完完全全没有执著的人,佛法教导“不执著”的“行”和“证”,僧伽是一群正在修行或已经修证“不执著”的出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4951505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菩萨行六度中,为什么称五度如盲,般若为导,为何如此说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六度万行是菩萨修证佛道的阶梯,六度圆满,就是佛道之圆满。   六度就是布施(梵语dana)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(梵语dhyana)、智慧(般若)是也。为什么称前五度如盲,般若为导呢?因为般若如大明灯,能普照黑暗天地,使天地光明,走路才不至于走错方向或跌倒碰伤;同样的理由,在修证佛法的过程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若无智慧牵引,往往会修错了,走入歧途,甚至盲修瞎炼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8401219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修行者为什么特别重视“心地功夫”,原因何在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佛法以心为宗,成圣成凡不离心,上升或堕落不离心,六度万行不离心,三十七道品(梵语bodhi-paksika)不离心,作佛作魔不离心,一切因 果法不离心,生死涅槃不离心,三藏(梵语trini pitakani)十二部经教(梵语dvadasanga-buddha-vacana)不离心。   正信佛门弟子,对心地下功夫是肯定的,是不容怀疑的,因为离心地而修证,欲得佛道,终无是处。 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41551220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是以“死”为主的宗教,还是以“生”为主的宗教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如来一代的圣典,由小乘到大乘,从有门到空门,从实教到权教,无非普令众生能“现生”得以解脱,现证菩提,共登彼岸,佛教实质本怀是以“现生”修证为宗旨的宗教。   圣典所阐述的苦、空(梵语sunnya)、无常(梵语anitya)、无我(梵语anatman),是要令修行者正见诸法实相义,以破除对诸法无知之过,因而净化自性强烈之迷执,以达成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071612229.html
  • 问:学子非要出家才能学佛吗?

    修证佛法,其实与在家出家无关,六祖也是在家的时候悟的。五十三参中,只有五位是出家菩萨。声闻人常常依佛而住,乐于寂灭、不乐修慧、执着出家解脱相。而菩萨行者往往不依佛而住,少现出家相,不乐一己寂灭,乐修智慧,乃至十方世界往来无碍,面见多佛,智慧深利,生生世世修菩萨行,所以多现在家相。若于人间受生修习佛道,示同凡夫受用五欲,而心超三界,非凡夫异生及二乘愚人所能信也。 地上的菩萨,从初地开始,大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45277635.html
  • 问:怎样自行参佛?

    遇到有宿世因缘从而能够闻即悟入的经典,或者一定见地修证的师长方便开示。 真正的修心是有一定参悟以后的事情,所谓悟后起修。但现阶段可以修“加行法”,其实质是栽培法器,使人具备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20544182880.html
  • 月悟法师答:佛教是出世,还是入世?

    月悟法师答:佛教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,是至善圆满的教育,是科学而超越科学的宗教,包括小乘与大乘,旨归唯一佛乘。 小乘声闻,舍生死,入涅槃,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轮回。所以,可以方便说,佛教是出世的。 大乘菩萨,发菩提心,以救度众生为己任,积极入世,不舍生死,不入涅槃,而修证层次高于声闻。所以,可以方便说,佛教是入世的。 《妙法莲华经》说:“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...

    月悟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9231983573.html
  • “立敌共许”辩证两则

    别人想成是那样的人。心思龌龊,就容易老是觉得别人动机骯脏。  再者,他说:「人间佛教」没有修证成绩,古时山林佛教培养出了那么多有修有证的圣僧,你们现在的人间佛教,却只培养出了慈善家、学问僧和通俗宏法人才。但是请问:修证这种事情,能在学术范畴拿来讨论吗?  还有,拜托!台湾佛教别的可能从缺,唯独就是不缺圣僧!你看,这人说他八地菩萨,那人说他已经证果,你相信哪个,不相信哪个?  还有,你怎么知道「人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11838730.html
  • 略论通明观禅法

    修证的?以及修习“通明观”究竟有何意义?这是对“通明观”感兴趣的人所想了解的。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入手,对“通明观”禅作一梳理。 ...可以毫不含糊地说,“通明观”禅的次位就是九次第定。   二、“通明观”禅的修证   智顗按照“通明观”禅的九次第定来阐述&...

    陈坚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2841316.html